引文:
香港的檢測和認證業一直支援本地各行各業,為產品和服務的安全及質素把關。行業在國際間享有優良聲譽,除因其卓越技術水平和敏銳市場觸角外,亦有賴一班從業員緊守工作崗位,提供專業可靠服務。隨着市場對檢測和認證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行業需要大量人才,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檢測和認證業的從業員大多是科學、應用科學或工程系的畢業生,香港公開大學(公大)於2013年開辦全日制四年檢測及認證學士學位課程,是首間推出針對檢測及認證學位課程的大學。公大科技學院科學學系檢測和認證課程主任李至冲博士表示,早於70至80年代,香港的檢測和認證行業已經發展蓬勃。「香港是亞洲區主要出口港,由於很多產品需要達到外國的安全和品質要求方可外銷,香港逐漸成為亞太區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檢測認證中心。為協助行業專業化,公大開辦檢測認證課程,為有志投身業界的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培訓。」
李博士指出,檢測認證課程畢業生在投身相關行業時有一定優勢,因為這類課程多會要求學生到檢測認證機構實習,讓他們先掌握實際的工作流程。就業前景方面,部分畢業生選擇在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擔任技術員,亦有部分在製造商或買家自設的實驗室工作,或加入海關負責與標準相關的執法工作,出路多元化。
他表示,檢測和認證行業發展前景理想。「社會的生活水平不斷改善,世界大趨勢都是對產品和服務質素要求越來越高,檢測標準須因應提升,標準的內容亦須不時更新。行業需要大量專才研發或更新檢測方法,方能確保產品符合出口地的要求。」
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STC) 化學、食品及藥物部技術主任黃家奇(Philip)兩年前大學畢業後,便投身檢測和認證業。他憶述:「我本身讀化學,畢業後希望找到能學以致用的工作,加上自己喜歡做實驗,因此決定加入檢測認證機構工作。」
Philip主要負責食品測試,當中包括測試食品中防腐劑及食品添加劑的含量有否超出食品法例容許上限,以及營養標籤上的聲明是否準確。他分享道:「從前以為檢測工作較為沉悶,但實際工作過後,發現原來很有趣和具挑戰性。我們需要針對不同樣本構思最有效的測試方案,例如有些食品的油份較多,測試前需要加入清除油脂及其他雜質的步驟,亦要小心避免誤除原本要測試的物質,過程很有趣味。」
Philip表示,看到自己曾經測試並符合品質要求的食品在市面上發售,為他帶來很大滿足感和工作原動力。此外,不少人以為實驗室員工都是埋頭苦幹,彼此間沒有交流,但Philip卻有另一番見解:「實驗室同事在工作時亦會分享工作心得,基本上沒有悶場,工作環境充滿活力。」
進科檢測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郭志華在中學時修讀理科,畢業後經朋友介紹加入了本港一所檢測認證機構擔任技術員,負責建築材料測試。「最初沒有想過進修,但工作一年後眼見身邊同期加入公司的技術員紛紛進修自我增值,所以我決定急起直追,報讀土木工程學證書課程。」
由證書課程開始,郭志華一直拾級而上。他笑言,當年上課猶如長征,「曾經有一段時間,早上到屯門上班,下班後前往柴灣上課。」堅持和毅力使他順利完成高級證書及高級文憑課程,打好穩固的理論知識基礎,及後有機會到不同部門工作,汲取不同範疇的知識,逐漸成為檢測認證業專家。
郭志華目前負責管理公司的技術團隊和籌建檢定建築物料的新實驗室,並協助公司獲取香港認可處的認可資格,確保公司的檢測報告具公信力。他指出,香港近年多項大型建築工程相繼開展,需要大量專業測試服務,以確保建材符合品質要求,令香港的建築質素繼續享譽全球。雖然工作忙碌,但他對於能為本港檢測和認證業維持專業可靠的形象出一分力,覺得很有意義。
CAPTION 1: 香港公開大學科技學院科學學系檢測和認證課程主任李至冲博士。
CAPTION 2: STC化學、食品及藥物部技術主任黃家奇。
CAPTION 3: 進科檢測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郭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