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將於下月放榜,正在規劃前路的畢業生,可有想過日後成為替市民「衣食住行」把關的專家? 檢測認證行業與生活息息相關,工作絕非刻板做實驗,入行不單要持續「技能解鎖」、動腦筋探索,亦需緊貼科技發展。想知如何入行和在行業發展的成功之道,可聽聽幾位精英分享經歷。他們均為由創新科技署全力贊助「2023-24年度檢測認證人力發展嘉許計劃」的得獎者,是不同領域把關的高手。
檢測認證人力發展嘉許計劃
為鼓勵檢測認證機構投入人才培訓並表揚出色從業員,香港檢測和認證局2021年首辦「檢測認證人力發展嘉許計劃」,而2023至24年度的嘉許計劃去年舉行,獎項設「卓越檢測認證專業人員獎」及「檢測認證人力發展機構獎」兩大類,共19位行業精英和35間機構獲獎。
香港通用檢測認證有限公司 助理技術服務經理 伍凱瑩(Cindy)
你可有想過每次逛街購物,都有一班專家在幕後默默付出,確保產品安全好用?「衣食住行用到的產品服務,背後都有檢測認證人員為質量安全把關。」Cindy在2013年自理大工程物理學畢業後入行擔任檢測員,其後加入現職公司從事技術支援職務,角色有如檢測工作的「大腦」。「為客戶策劃產品測試項目,包括奶樽、太陽眼鏡、文具、行李箱等,工作接觸層面很廣闊。」
Cindy說,日常工作會直接與客戶溝通,因應產品特性和各地標準而度身訂造測試方案。她舉例說:「像時下流行的瑜伽伸展拉力帶,因是新興產品,我們要設計專門的拉力和韌力測試,思考如何確保產品安全合規。這行工作既有趣亦充滿挑戰,因市面新產品不斷湧現,我們常要構思新點子,有時則要自行做研究,亦會請教國際專家,解決各種問題。由於各地標準法規常會更新,我們要與時並進,既保障客戶,亦維護消費者權益。」
Cindy稱,入行需持續學習,若加入檢測認證機構,可透過培訓深化知識技能。「像我公司便提供很多培訓課程,除了內部訓練,亦邀請海外專家分享交流。早前我更獲公司推薦參加行業的學習獎勵計劃,到內地出席大型文具展,與內地專家交流,了解行業最新趨勢。我亦順道到訪公司在內地的分部,見識同事利用先進儀器做大型測試,令我大開眼界。」
檢測認證行業發展穩定,事業路向多元化,既有測試相關工作,亦有市場推廣和銷售等崗位。「不論修讀甚麼學科,只要喜歡這行業,也可入行一試。」
天祥公證行有限公司經理聶明鋒(Melvin)
許多人以為檢測工作就是重複做實驗,其實世界科技發展迅速,檢測人員需與時並進接觸新技術,正如Melvin日常工作便圍繞著廣泛的科技應用,由智能家居系統、物聯網裝置,以至醫療器械等,他都一一涉獵。「檢測的產品既有硬件設備,也有軟件程式,我們會運用專業科學知識滿足客戶及市場的需求。」
對Melvin來說,每一測試項目都是不斷進步的過程,由為客戶制定產品檢測方案開始,到完成測試得出結果,全程要不斷思考探索。「一般人多只留意檢測結果,但得出結果背後的過程十分嚴謹,牽涉的範圍可以很廣闊。例如一件電子產品發射電磁波超出標準,我們往往要抽絲剥繭找出真正原因,工作常要動腦筋。」科技日新月異,檢測工作帶來的最大滿足感是從無到有引入新檢測技術與服務為業界在安全及質量上帶來價值。「我曾負責一個人體特定吸收比輻射測試研發項目,為客戶測試無線電產品產生的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我們與海外實驗室合作引入相關儀器,並深入了解技術應用,最終成為本地首家提供此嶄新測試服務的商用實驗室,並且獲政府認可。過程中要克服不同挑戰,但換來成功感不可言喻。」
由於檢測認證業晉升階梯清晰,Melvin在事業成長方面亦有得著,當年大學曾修品質管理,認識到ISO 標準,加上暑假曾做產品驗貨工作,因而對檢測行業產生興趣,一畢業便加入Intertek。入行從初級工程人員起步,累積經驗後晉升高級工程人員,進而負責管理工程團隊,之後配合公司發展負責開拓新業務。他建議年輕人如有志入行,可先選擇修讀相關學科,如檢測認證、品質管理、化學、工程,不論高級文憑、副學士、學位課程。「正因行業範疇廣闊,可吸納不同程度和學術背景的人才。」
香港賽馬會 賽事化驗所高級化驗師(生物化學)王建星博士
有甚麼東西可令你每天上班充滿動力,不畏艱難把工作做到最好 ? 對王建星來說,實踐使命是事業賽道上最佳助力,而身為馬會化驗師,他肩負一個非同尋常的檢測任務。「我們的化驗所位於沙田馬場,團隊有逾70人,主要負責在賽前、賽後及訓練期間檢驗血液、尿液和毛髮樣本,確保馬匹和騎師體內不含違禁物質,維護賽事公平公正。」
他日常工作不單要細心嚴謹,更需與時間競賽。「例如週日賽馬日逾百隻出賽馬匹,首場賽事12時半開跑,我們早上7時半便開始為每匹出賽馬做檢測工作。團隊須在每場賽事開賽前最少半小時提交報告,工作非常緊湊。」
除恆常檢測外,王建星亦負責研發工作,最難忘是與團隊自2019年起,由零開始研發基因禁藥測試方法。從引入儀器、試劑,不斷探索調研,幾經努力研發,終在2021年成功落實全球首個獲ISO/IEC17025:2017認證的馬匹基因禁藥檢測方法。「完成研究後,我們發表了論文,與國際同儕分享成果。」馬會賽事化驗所是國際級化驗所。它不單是「國際馬術運動聯盟」認可化驗所,亦獲「國際賽馬組織聯盟」授予「參考化驗所」資格,目前全球只有四間化驗所同時獲這兩間機構委任。
王建星自小對科學有著濃厚興趣,當年在中文大學主修生物化學,完成碩士及博士學位後投身檢測業,2014年加入馬會擔任化驗師。他說,實踐科學惠民是檢測人員的社會責任。「馬會是全球最大慈善捐款機構之一,賽事收益用於社會,化驗所團隊為賽事把關,確保公平公正,這是重要使命。『修己善群,止於至善。』在繁重的檢測工作中,我常記著這則座右銘,亦想將之送給應屆畢業生,互勉之」。
檢測和認證是利用專業技術方法,對產品和服務進行測試、檢驗及認證,確保產品或服務的品質及安全符合國際或區域標準。「檢測」是根據指定的測試條件和方法對產品進行測試;「認證」則是由第三方發出證書,以證明經審核的產品、工序、系統或人員符合特定要求。
UL安全檢定國際有限公司 技術顧問工程師 劉慧婷 (Hazel)
Hazel當年從香港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畢業後加入半導體工廠的生產部任職Process Engineer,從而接觸到產品認證行業,因覺這個行業有更強使命感,於是加入現職公司。她形容,踏上認證行業,好比一趟「技能解鎖」旅程。「入行早期,我對產品標準的認識有限,幸而同事上司非常樂意教導我,公司亦提供相應培訓,令我迅速適應工作。同時我亦主動學習,了解行業技術發展和趨勢,不斷累積工作經驗,逐漸提高工作能力;有了基礎知識後,便開始接觸不同類型產品的認證工作,進一步擴展工作能力。」
入行打拼逾十年,Hazel現已成為技術顧問工程師,負責為印刷線路板(PCB)的安全規格認證進行評估和審核。「處理每個認證申請期間,我都會與客戶溝通,了解他們的認證需求,評估技術資料文件,確認產品符合相關安全標準。我亦會根據標準制定所需的樣品測試計劃,測試後確認結果和產品是否符合標準要求。」她同時擔任公司的區域審查員(Regional Lead Reviewer)及工程團隊的技術顧問,負責審查PCB的安規認證,並於團隊中推動及確認技術一致性。
Hazel強調,入行後需持續深化知識,如產品標準、測試方法,以至產品技術等。她在數年前參加公司的精益六西格瑪綠帶培訓( Lean Six Sigma Green Belt Training),學習如何有系統地解決問題改進流程,並成功通過評估考核,獲得Green Belt Certification。「至今我幾乎每年也會在部門內進行一個改進專案(improvement project),追求不斷進步,並希望透過正面態度激勵身邊同事一起進步,解鎖更多技能,使工作更有效率。」
DSE放榜在即,Hazel寄語考生:「考試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最重要是認清自身興趣目標,縱然追求目標之路或許不容易,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克服困難,終有一天會成功!」
檢測和認證行業持續發展,人手需求日益殷切,入行事業發展多元化。如想了解更多行業資料,可瀏覽和追蹤香港檢測和認證局的網頁和社交媒體。
https://www.hkctc.gov.hk/tc/home/index.html
https://www.instagram.com/hkctcgovhk/
https://www.facebook.com/hkctcgovhk/
香港檢測和認證局亦設有專頁講解職業發展,如想知如何入行起步,可掃描QR Code掌握更多資訊。